王永威 张春燕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摘要(Abstract):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源于骨髓中异常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克隆性浆细胞过度增殖,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并伴有骨破坏、贫血、肾功能损害等症状。流行病学数据显示,MM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成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研究的重点之一。循环浆细胞(CPCs)作为MM诊断与监测的新指标,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不同于传统的骨髓活检,CPCs检测能够通过外周血样本来反映疾病的活动状态,操作简便且实时性更强,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和监测疾病动态变化,尤其是在评估治疗反应和早期发现疾病复发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旨在深入探讨CPCs在MM临床应用中的具体价值,通过分析其生成机制,探究CPCs进入血液循环的途径及其与疾病进展、预后的关系,旨在建立基于CPCs的早期诊断模型,优化疾病进展评估体系,为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开辟新路径。
关键词(KeyWords):
循环浆细胞;多发性骨髓瘤;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菲,高玉娟,李珊珊,等.循环浆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31(06):1771-1779.
[2]郭姣姣.单细胞技术解析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起源及恶变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22.
[3]任慧娟,苏晓甜,陈秋雨,等.循环浆细胞与高危多发性骨髓瘤及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的关系[J].临床肿瘤学杂志,2023,28(10):887-892.
[4]盖东征.CST6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23.
[5]马娜丫.乳酸通过NF-κB通路调节多发性骨髓瘤对硼替佐米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