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NEM   

Journals(Abstract)

高校新诗教育主渠道现状扫描与困境突破

杨陈刚


滇池学院基础教学部


摘要(Abstract):

高校文学公共课程作为新诗教育的主渠道,在学生和民众理解、接受、欣赏新诗上一直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果。学生新诗基础薄弱,对新诗兴趣不浓;课堂教学中新诗占比过小,教学效果有限;教师新诗素比较匮乏,公共课程的辅助性性质也让新诗教育难以充分展开。要突破此困境,在相当拘囿的条件下,宜紧扣新诗和古代诗词的区别,以新诗在语言、观念、技法等的创造性为中心,刷新学生的基本诗歌观念


关键词(KeyWords):

新诗教育;公共课;诗歌观念;旧体诗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林喜杰 . 现代诗歌教育的价值与课程实施[J]. 创新人才教育,2018,(02):88-93.

[2]李松 . 现代诗教学中人文性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文学教育(上),2020,(09):78-79.
[3]陈仲义 . 新诗教育的顽疾、缺位、应对策略及其“新实验”[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01):31-40.



技术支持:人人站CMS
Powered by RRZ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