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扬
暨南大学
摘要(Abstract):
宫泽贤治是日本昭和时代早期的诗人、童话作家、农业指导家、教育家、作词家,也是名社会活动家。生于日本东北部寒冷贫困的岩手县花卷町(现为花卷市)一个商人之家,自幼目睹农民的悲惨生活,对劳动人民寄予无限同情。自幼体弱多病,却心怀悲天悯人之情。在他短暂的有生之年,那超越常识的人生选择为亲友及当地农民所难以理解,无人赞许,更谈不上反响。他创作了94篇童话和一千多首诗歌,在世时只有一篇童话《渡过雪原》获得过稿费,童话集《要求繁多的餐厅》和诗集《春天与阿修罗》均系他28岁时自费出版。宫泽贤治的童话作品中,有多部很明确地体现了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在宫泽贤治所生活的日本近、现代交接时期,日本深受西方文化及思想的影响,短时间内实现了生产力的飞跃和社会的革新。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传统文化习俗被现代生活习惯驱逐、原始自然环境被现代化进程所破坏等影响。宫泽贤治在自己的童话作品中对这类现象进行了犀利的批判,深刻体现了宫泽贤治本人的人与自然本为一体的自然观念。本篇文章将从后殖民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宫泽贤治的《月夜的电线杆》和《奥侈倍尔与大象》两篇童话,试图从那时的日本受到的文化入侵来探讨宫泽贤治的自然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KeyWords):
殖民主义;宫泽贤治;童话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赵静,李敏英. 论宫泽贤治作品中的生态精神观[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3):40-42.
[2]周异夫 .“法华文学”与人间天堂——宫泽贤治的理想之路[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2):68-70.
[3]于智颖 . 宫泽贤治童话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0):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