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睿 赵 靓
(辽宁工业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1)
摘要(Abstract):
在 Web 3.0时代的媒介生态中,弹幕文化通过即时互动与符号重构重塑了青年群体的爱国情感表达方式。本文以哔哩哔哩为研究对象,探讨弹幕语言对青年用户爱国情感的双重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弹幕通过虚拟集体在场、亚文化符号转译与算法推荐等技术赋权,构建了情感凝聚与文化传承的积极路径,如“中国红弹幕”的视觉仪式与历史叙事的青年化适配。然而,其即时性与重复性也导致情感泛化与信息茧房风险,如爱国话语的符号通胀与极端观点的算法强化。为优化弹幕空间的爱国情感传播生态,本文提出需完善语境化审核机制、倡导理性表达媒介素养,并探索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共生模式,以实现从“流量驱动”到“价值自觉”的质变。
关键词(KeyWords):
弹幕语言;青年用户;爱国情感;情感动员;信息茧房;亚文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新儒,陈卓 . 直播弹幕:网络粉都文化的双重符号悖论[J]. 新闻界,2018,(03):68-74.
[2]冯韶丹 . 弹幕视频语言的四大特征[J]. 传媒,2018,(11):47-48.
[3]刘昌华. 社会和符号的互动:弹幕语言场域的反思和治理[J]. 东南学术,2018,(06):221-226.
[4]丁茜茜 . 弹幕观看情境下肥皂剧受众的接受研究——以《延禧攻略》为例[J]. 东南传播,2018,(10):102-104.
[5]林俏丽 .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12):7-9.
[6]沈立辉 . 新媒体时代海陆丰爱国名人文化进校园的兼容路径研究[J]. 教育思想理论研究,2024,2(11):43-48.
[7]李婷. 重庆红色文化资源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教学研究前沿,2024,2(04):40-42.